智慧城市项目验收遇难题!老周亲历智慧路灯标准风波?

上周和老周一起喝酒,这位在杭州智慧城市项目上工作了五年的老技术员,突然情绪激动地拍着桌子说,他们负责的智慧路灯项目在验收时,因为标准问题被甲方严厉批评了半个钟头,他接着仰头喝掉了半杯龙井威士忌,酒杯碰到木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那声音让人想起他们团队为了修改方案而通宵达旦时键盘敲击的节奏。

智慧城市建设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体系

老周他们去年在钱江新城负责的智慧路灯项目,起初以为安装5G微基站和环境传感器就能顺利完成。然而,在项目验收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他们所采用的通讯协议,与邻近区域的路灯系统存在不匹配的情况。此外,环保部门要求的大气数据格式,也与城管系统的平台不兼容。那个晚上,他和同事们留在总指挥部,一直忙到天亮,修改程序代码,直到凌晨四点,他望着窗外路灯忽明忽暗的样子,才恍然大悟,原来领导一直强调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范是智慧城市交流的共同语言。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二零二三年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前,老周参与制定的《城市物联网设备接入规范》最终得以实施。有一次我去他工作的地方,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思维导图,从最基础的设备编码方法到最高层的政务数据互通准则,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便利贴。他指着中间的红色部分说:"最麻烦的是不同部门的数据格式差异处理,好比让上海本地人和东北本地人用地方话交流区块链技术"。

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标准_智慧城市标准体系_智慧型城市

如何推进智慧城市标准实施

去年冬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余杭区有一个智慧社区项目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它连接了、物业和医疗三个系统,老周他们按照新规范重新设计了数据平台。回想验收那天,天气非常寒冷,但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不断显示老人摔倒的警报和水电问题的提示,让他感到十分紧张。这个项目后来被收录进了住建部的标准应用手册,如今他的手机里保存了二十多个省市标准管理机构的联系方式。

上周我去他新办公地点,看到那面贴满便签的墙变成了电子屏幕,上面实时更新着长三角地区三省市标准互通的情况。他正在泡明前龙井,告诉我现在做计划要先查阅标准资料库,就像厨师做菜前要参考菜谱。离开时,我注意到他电脑上打开着《城市数字孪生建设指南》的修改版本,文件信息显示最后编辑时间是凌晨三点十六分。

你有没有经历过软件不匹配的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下次说说老周他们怎样借助规范框架,三天就解决了数据各自为政的问题。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正在搞智慧工程的朋友,能帮他们节省不少重复工作的开销。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天中山大道北段 电话:0396-2696855